您的位置:首页 >> 原创观点 >> 企业进化

中医大师关庆维给我的启示

2021-02-07

作者:喻阳春

       中医一直自己很感兴趣的一门学科,但因为时间、精力还有老师等条件的限制,自己无法深入的学习,只能通过阅读一些书籍以及和周边人的交流来了解相关的知识。前一段时间,自己偶然间看到了一位叫关庆维的大夫的介绍中医的一些视频,让我感觉很震撼,也很受启发,我觉得他的观点非常精妙,并且他所说的中医背后原理与自己的一直推行的帮助企业客户的不断成长的背后的原理非常相似,所以我想把一些思考和感悟分享出来。

       首先,让我简单介绍一下关庆维大夫,他出生在一个非常厉害的中医世家,现在是北京同仁堂名医馆的馆长,具体的一些信息,大家可以在网上查询。

       然后,让我们了解一下管理仿生学的概况。从学科的划分来讲,借鉴中医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企业管理的规律,属于管理仿生学的范畴。管理仿生学在整个企业管理知识体系中算是一门比较偏的学科,他除了作为一门单独学科被人研究外,在他下面还有一些分支学科和分支研究方向,比如:研究组织与他的生态环境关系的组织生态学;还有一些研究借鉴基因的原理去研究企业个体,比如:文化基因、企业家基因、家族企业基因、变革基因等等,还要一些借鉴免疫力的原理研究企业个体。借鉴中医和五行理论的原理研究企业管理的,我在知网上查阅到了大约30片论文,大部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中医哲学当中的“元气论、天人合一、 行神合一、阴阳与五行学说”在企业管理中的适用性,第二个是借助中医中“望闻问切”的诊断手段来进行企业问题的诊断;第三个就是将中医理论中的“精气血、五行”等概念与企业的相关子系统对应起来研究企业运行的规律,分析和解决企业的某些具体问题;第四,中医中“治病求本、标本兼治、急着治标,缓则治本,扶正祛邪、治未病“等思想对于企业管理与干预的启发。我觉得这些都讲的挺好的,而关庆维大夫的视频让我对于中医的理解以及中医对企业管理与干预的借鉴有了更加深刻、系统和鲜活的认知。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关庆维大夫是如何理解中医治病的原理。为了理解这个原理,我觉得我们先要理解三个基本的概念。

       第1个概念是“系统”。系统的科学定义,简单点讲,就是在一个体系内部有很多因素,这些因素之间有着非常复杂的联系,那么这个体系就是一个系统。首先,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而人又与自然、社会构成了一个更加庞复杂的系统,人是这个大系统当中的一部分。所以中医治病的前提是必须要用一种整体的、恒动的视角来看待这个系统。

       第2个概念是“生命体”。关庆维大夫反复强调,中医是“生生科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所有中医的方法和药物的研究都是在活体上进行,而不是基于分子生物学的死物的研究。生物与死物,看似成分相近,但却完全不一样,比如:一条海里的鱼,生前是不会变“咸”的,但从他死去的那一瞬间开始,他逐渐变“咸”,一个苹果,表皮没有破坏之前,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当他的表皮一旦破坏,他就会快速的坏掉。我记得很久以前听过一句话,听上去很悬,但是很有意思,就是我们中国人吃五谷杂粮,不是简单的在此淀粉、蛋白质,而是在用一颗颗生命的精华来滋养我们自己的生命。生命的特质用现在复杂科学中的耗散结构理论,其实很好理解。就是这个系统在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的过程中,系统本身具有从无序走向有序的特征,这刚好和我们常说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的“熵“的定律相反。“熵”的定律是讲一个系统在密闭的空间里面,他会从有序走向无序。

       其实,我觉得组织和人虽然都是系统,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多根本性不一样的地方。我觉得一个组织要保持活力必须要满足两个最起码的微观条件:第一、员工的收入要与贡献成正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能多能少”;第二,员工的岗位要能够根据自己的特质、能力变化以及组织整体需求,自由调整甚至出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能上能下”;但是这两个保持组织活力的最基本的微观条件对于身体这个系统都是不能实现的,我们身体的细胞不能在一个器官待久了,就可以跑到另外一个器官去,也不能通过自己的各种方式与其他细胞争夺更多的营养物质,只能服从身体集体分配的原则。我想之所以中医中很多的思维与组织的管理与变革的思维很多相似之处,就是因为二者拥有共同的底层逻辑,二者都是复杂的有生命力的系统。

      第3个概念就是“自我恢复”。关大夫说中医给人治病的前提假设是在大自然给我们的身体早已经装满了各种先进的治疗系统和防御系统,只要启动这些系统,我们身体里面的疾病就会自我恢复。这与耗散结构理论中讲的系统本身具备从无序走向有序的结论是一样的。

       讲了上面三个概念后,我们再回到中医治病的原理,其实就通过具有“偏性”的药物以及其他中医手段,来激活我们自身的治疗系统和防御系统,让身体功能恢复正常,也就是纠正我们身体发生的“偏移”,从而让身体恢复健康。

       讲完了原理,再让我们一起看看关庆维大夫的中医治疗方式带我们的启发:

       第一、用平衡的方式,而不是战争的模式来治病

       西医治病强调杀病毒、杀细菌、降血脂、降血糖等直接消除疾病的方式,也就是“战争模式”,中医治病并不是消除这个病,而是恢复这个人的功能,也就是治疗人这个主体,而不是病原体,把人的功能恢复到原来的程度,自己的功能就可以把病治疗好,治疗的最终目标是“正气足,邪不可干”。中医追求个人的“自组织、自演化、自生成和自我完善”。我想高级的管理智慧服务追求的也应该是让客户企业恢复自身应有的功能,并且让客户拥有随环境变化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的能力。这里我想到了有点类似的两位大师的观点,第一位是企业文化大师埃德加沙因的观点,我们不要幼稚认为可以轻易进行“企业文化变革”,如果企业存在什么问题,我们就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借助企业文化当中的某种特性来推动这个事情的解决。第二位就是未来学大师凯文凯利在他的成名作《失控》中的观点,从上而下的机械式控制有效存在的三个条件: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在一个比较简单的系统里,实现一个目标单一的任务。很显然,规模稍微大一点的企业组织系统以及他追求的目标体系都不符合这种条件。

       第二、三因治宜的方式

       中医治病采用的处方要随着患者所处的时间节点、地域角度和生理节律等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要真正全方位的考虑病人的状态,采用“整体恒动”的思维,在不同的“动”的阶段,找到生命的枢纽,给生命施以助力,生命的生机就会把病人带到一个健康的高度。作为管理智慧服务提供商,不能用一套方法、一套思维去帮助所有企业解决类似的问题,而应该用全面、发展和高度定制化的思维去思考和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

      第三、用一组药,而不是用一味药。

      用一组具有君臣佐使关系,但归经、走向,作用机理不同的药方去改变病人,而不是一味药,这样才能取到最好的疗效。高级的管理智慧服务,不局限于采用某一模块的专业知识或者跨专业的知识,不局限于采用咨询、培训还是教练技术,也不局限于扮演老师,朋友,还是客户背后默默无闻的支持者,最终通过各种方式的良好组合去影响客户,最终帮助客户激发潜能,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演化。

      第四、就是借用外力。

      关大夫举了一个例子,中医讲春夏补阳,秋冬补阴,借助春夏之季阳气生发的力量,中医只要稍微给身体一点力量,就能让身体里面阳气充盈起来,如果在秋冬之际,即使采用非常强的生发之力,也很难将身体里面的阳气生发起来。高级的管理智慧服务,应该善用企业周边的环境力量和自身发展周期的内在力量,然后用合理的方式来推动企业的发展,这样才能取到较好的效果。

      第五、利用巧力。

     中医是通过中药等手段来激活、增高身体的调控体系,然后让调控体系去调动身体的机能,机能恢复就能做到“正气足,邪不可干”。这让我感觉有点像高德拉特的瓶颈管理理论(TOC),找到某一个问题的背后的系统的关键突破点,就能做到四两拨千斤的解决问题。高级的管理智慧服务也应该如此,找到问题背后的系统的关键突破点,特别是作用于组织内在的调控系统,然后找到四两拨千斤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6、用生命来影响生命

     说实在的,虽然关庆维大夫在视频中提到给病人温暖贴心的关怀,但我感觉这条更像是自己的体会和强加上去的。我感觉管理顾问提供给企业客户的不仅仅是冰冷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每个管理顾问本身就是一味不同的中药,有自己温热寒凉的特性,有与自己特性最匹配的作用机理,顾问就是要用自己独特的生命能量去影响和带动客户的生命能量,并且在与客户能量互动的过程,让自己的生命能量得到成长。

       以上是关庆维大夫所说的治疗方式给我的启发。另外,关大夫对中医师也做了四个等级的划分,我觉得管理智慧服务的提供者也可以划分为相应的四个等级。

       中医师的第一个等级,只知道用某种中药治疗对应的西医里面的某种疾病,但是对于疾病背后的类型和深层的原因,以及中医平台的思维模式缺乏深刻理解。

       第二等级是知道一个西医的病里面有几个症型,然后分症型进行治疗,这种疗效已经不错,而且辩证辨得很准时效果会很好,但是患者还会有不舒服的感觉。

       第三等级是读人、读天、读地、读情绪、读心理架构、读病症的病机、病因,圆机活法、知常达变,把一些成型的精方验方都拆开,为这个病人的体质服务,为气候服务,这种治疗效果突出,病人感觉很舒服,而且副作用极小。

       第四等级是心灵沟通的医生,了解病人的情志状态、心理架构、道德水平、生活环境,然后告诉病人这个环境当中该怎样调整自己。这种治疗必须面对能跟你互动的人,你才能治这方面的病。这让我想到了和自己一个热爱哲学的好朋友的沟通,他跟我说,“现在(也可以理解成当下)稍纵即逝,每个人都有无数种未来,大部分人大部分时候都活在某种未来(的某种想象)当中”。他还说,咨询服务要想办法改变客户的底层思维逻辑“。后来,我在他的观点的基础上加了一点自己的想法“我们要想办法改变客户的“底层思维逻辑”和“内在心法”,帮助客户把他最美好的那种未来的“可能”变成现实。

        以上观点,我并不是否定专业分工和专业人士的价值,只是我想表达的是:当我们的企业组织被越来越细的专业分工分解成一小块一小块,当我们的社会不断强调专业分工时,我们真的需要有一种更加强大的整合的力量和系统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对你对组织中各业务专业的理解,来自于系统的思考、本质的思考、跨专业跨学科的思考。最后,我想引用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的第一章重圆破镜中描述的那样,“为了容易理解和处理,我们把世界拆成无数的片段,这让我们失掉了对整体的连属感,也不了解自身行为所带来的一连串后果,当我们想一窥全貌时,我们试图拼凑所有的碎片,就像试着重新组合一面破镜子的碎片,想要看清镜中的真相,但这只是白费力气”


大家可以点击以下图片观看视频


image.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13310819770